阅读历史 |

第一九六章 奉丐帮洪七公之命求见关公(1 / 5)

加入书签

——摊丁入亩!

这事儿,刘备从看到的第一眼,他就决定做了。

这与他上半生所践行的宗旨与理念不谋而合。

曾几何时,他就是纯粹的,他就是单纯的想要靠仁德与民心,在这乱世闯出一番天地。

他坚信——得人心者得天下。

可…这样做的后果,是现实给予他一次又一次的毒打。

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刻,他…他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初心!

从关麟的答卷中;

从关麟的字中;

从这一封竹简中,他看到了他“初心”原本的颜色。

此刻的刘备转过身,迎着月色铺满一地的芳华。

他的心头感慨万千。

现实的毒打,让他的心情不再纯粹,让他变得矛盾,变得急功近利。

他要考虑百姓,考虑氏族,考虑汉室,考虑大业,也考虑他自己!

许多时候,他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不得以的“小人”行径。

可这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啊!

如果人都没了?他的初衷,又向谁去诉说呢?

刘备这一辈子茫然过,不知所措过,不知道前路在何方过。

他很庆幸,在徐州时,他遇到了陈登陈元龙,陈登在他不敢想时,教会了他该怎么想;

刘备也很庆幸,在三顾茅庐后,他得到了诸葛亮。

孔明在刘备不知道该如何做时,告诉了他该怎么做!

刘备更庆幸,他遇到了庞统。

庞士元纠正了他做法的偏差,告诉他,在实现终极理想之前,为了大目标,是要放弃小目标的;

而在见到法正后,法正张开怀抱:

——好基友,我终于等到你了。

——我知道你一路走的苦涩,现在,这份苦涩交给我。

——需要杀的人,让我来!需要行的恶,让我来,你一如既往的做伱的仁主!

很长一段时间,刘备觉得…他是不幸的,因为他起于微末,他没有像是曹操、袁绍那样的大族支持。

可刘备又觉得,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身边有这么一群人,总是能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他充足的帮助。

陈登走了,来了孔明;

庞统走了,来了法正。

如今,云旗更像是上天派下来,助他一臂之力的。

他提出的“摊丁入亩”;

他提出利用人民的力量;

他提出依靠工人阶级最终走向胜利。

这无异于让刘备看到了一条崭新的赛道,一条他幻想了许久,却从未真正迈出过的路。

他不需要像曹操那般倚靠世家大族;

他也不需要像孙权倚靠土著,向当地土著妥协…

他要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一条依靠人民,取得最终胜利的道路。

关麟就像是一处灯塔,他不经意的这么闪烁了一下,却带给了刘备巨大的希望与愿景。

观星台下,早早等候于此的护卫看到刘备,立即迎上前,看见他的手势,心领神会的去牵马。

现在的刘备太渴望纵马疾驰…

他想要释放一下心头的激动。

他感觉他终于看到了光。

就在这时,赵云当先禀报道:“方才收到的飞鸽急件,沿途眼线发来的消息,已经能确定曹操南下荆州,不过…”

“不过什么?”

赵云微微凝眉,“不知道为何,汉中城曹营中生起的炉灶多了一倍有余,不像是减兵,而像是增兵!”

“此事报于诸葛军师与法正军师了么?”刘备问赵云。

“诸葛军师一直在观星台,与主公在一起尚未禀报,倒是法正军师那边…”赵云微微有些踟蹰。

“说!”

赵云如实将法正的话娓娓讲述。“法正军师言,减兵增灶,这是曹操有意为之,故布疑阵,防止我军北上偷袭。”

刘备轻轻的点头,“我与孝直想到一块儿了,曹操真的已经走了。”

“传我军令,撤去金牛道、荔枝道上关隘的守卫,让将士们都回家休整,这短时间都辛苦了,权且休整一些时日!”

“喏——”赵云领命,却抬眸望向观星台,不忘补上一句,“主公,此事还用问诸葛军师么?”

“不用了!”刘备摆手,“孔明有比这个更重要十倍的事要思虑!”

话音落下,马儿牵来,刘备翻身上马。

伴随着“得得得”的一声嘶鸣,刘备驾马沿着这空落落的街道一骑绝尘而去。

迎着劲风,他的眼眸犀利异常,宛若…

他像是找到了“两个矿对抗九个矿”的方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