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章 高分‘佳作’(1 / 2)

加入书签

花钱从来都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辛苦赚到的钱,花出去的瞬间会有点心痛,同时也会因为购买到心仪的商品而感到满足。  李敬生瞬间就把好不容易攒下的10点生命值花出去了。  10点生命值愣是被他用出了一掷千金的豪气。  把它们全部加给了垂直褥式缝合。  一股奇妙的能量如同醍醐灌顶般涌遍全身,他能明显感受到,对于垂直褥式缝合的技巧、要点、操作方法,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对这门缝合技能从初步掌握变成了熟练。  仿佛练习了千万遍,闭着眼睛也能娴熟无比的完成每个缝合动作。  甚至连带着他的整体缝合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原来一些缝合中的疑点、难点,也全都豁然开朗。对于一些缝合技巧的把握和运用,均不可同日而语。  垂直褥式缝合熟练10/100。  李敬生查看后,心中立刻有了充足的底气。  再看刘师傅腿上那条又长又深的伤口,他不再觉得这是一座‘高山’,而是变成了一座小山包,轻松就能翻越。  已经有把握将它缝好。  “老板,要帮忙您随时吩咐!”  唐萍对着李敬生眨眨眼,颇有着一语双关的意思。  这相当于两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万一李敬生缝合不了这么长这么深的伤口,向她示意一下就行了。到时候由她出面说些好话,让患者去大医院处理。  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李敬生的颜面。  “帮我传递器械、准备缝线就可以了。”  李敬生现在说话的底气足得很。  刚升级的垂直褥式缝合还热呼呼的,正好拿刘师傅练手,还能赚下一大笔治疗费。  可谓一举数得。  与医院的正规收费模式不同。  诊所赚技术费那是光明正大的赚,从不偷偷摸摸。  正规医院赚钱则是悄悄进行,医生与护士的技术烂便宜,开个刀,收200开刀费,患者和家属嗷嗷叫。逼得医院只能把费用悄悄加在检查、药费里面。  有个雷人的新闻,一个住院病人用掉了24万支药,医院这都是被逼的啊!  现在上面的医保管控对医院设置了严格的药占比,这完全就是进一步挤压医生的生存空间。当然,意图是好的,上面是为了严格控制医院给病人乱开药。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医院想要生存下去,自然会努力想其它办法来弥补这个亏空。  可以这样说,现在90%以上的医院在药占比控制上都是不合格的。既要把病人的病治好,又要少开药,同时还要保证医院的正常盈利,太难了。  小诊所算是野路子,只要不出事故,上面一般不会管你。  当然,该打点的肯定要打点。  由于病人都喜欢往大医院跑,造成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严重挤兑,基层医疗机构却是冷冷清清,这是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  上面为了纠正这种现象,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大方针是扶持。  小诊所也在扶持之列,算是的一个利好。  比如给刘师傅治病,李敬生说多少就是多少。只要病人同意,那就没问题。  他检查好缝针与缝线,然后右手握住持针器,左手持镊,开始对刘师傅的伤口进行缝合。  严格按照远-远-近-近的咬合顺序进行着。  下第一针的时候,在针位选取上还有些犹豫,担心没选好位置,缝完两针后,他已经渐入佳境。  下针如有神助,针位就像用尺子比划着量过的一样,远近适宜。  该远的时候远,该近的时候近。  而且缝合时的穿针角度,以及缝完后的打结,都是非常不错。  整个缝合过程如同行云流水。  唐萍在旁边看着老板如此自信、流畅的为患者缝合,眼珠子差点惊得掉出来。  如果没记错的话,老板以前根本不会这门深伤口的缝合技术。  此刻这缝合水平着实让人为之惊叹。  “好了!”  李敬生缝完最后一针,打结,剪线,收针,一气呵成。  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用时17分钟左右。  缝出来的伤口微微外翻,缝线布局工整,打结牢固,伤口的深层组织贴合紧密,皮层也对得很齐整。  说不上完美,至少也是高分‘佳作’了。  看着缝合后的杰作,李敬生的心中极度愉悦,满满的成就感也是油然而生。  这是他从医以来,独自处理的第一个体表深创口。  当初开诊所,想的就是能够锻炼独挡一面的能力。医术方面独挡一面的能力没什么提升,倒是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有着质的提升。  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直面社会的黑暗与欺诈、压迫、算计,这也让他变得成熟、老练。  在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与没开诊所前相比,绝对升了好几个台阶。  “李医生这是饿急了吧?上次给我缝手上这个伤口可比这次慢多了。”  刘师傅意有所指的问道。  “哈哈,给您治疗的时候倒也不觉得饿,现在被您一提醒,还真有点饿。您放心,缝的速度虽然比以前快了很多,但是质量并没有下降。”  李敬生经常与患者打交道,自然能听出患者的弦外之音。  根本不需要患者询问,他就主动作出了解释。  “刘师傅,我都觉得像是老天爷在帮您一样。我们老板平时给患者缝合还真的很少达到这么好的效果。今天我都被老板给震惊到了,简直就像神医附体,缝得又快又好,这水平便是放到大医院也是这个了。”  唐萍说着竖起大拇指。  “哈哈!”  刘师傅听完开心的咧开嘴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