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章 我在聊斋中当女鬼(14)(1 / 2)

加入书签

这是沈瑜颁布榜单之后收到的第一个成果,他也想看看这会带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事不宜迟,第二天一早,沈瑜就带着人出发了,连带着马磊一起。这一路上,马磊都还不可置信,哈,自己这是运气逆天啊。

到达恒台县玻山乡的也还不到晚上,农人们都还在田地干活。

沈瑜进了村就下了马,马磊陪着,看到阿毛和一群小孩一起在边上好奇地看着他们,一伸手把他拉住,问道:“阿毛,把你爹娘叫回家,郡守来了,有事情要找你们。”

哗啦啦,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跟着阿毛跑田里叫人。这时乡老也过来,满脸的担忧,怕村里人犯事。马磊搀着这老人,安抚住他,一路领着沈瑜走到阿毛家。

阿毛家还是茅草房,黄泥垒的墙,但是垒起了一个灶台,有了一口铁锅。这在临川县自然还达不到平均水平,但相比于外面的人家来说,已经好太多了。

乡老也在一旁说明:“阿毛家是之前逃难来的,分到村里也没几个月,现下着实艰难了点。”要知道本村人进了郡守厂子干活的,现在都计划着重新修房子了。

“乡老不要担心,我过来就是看看,在村里好好干,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闲聊着,阿毛一家三口都跑过来了,后面还跟着好些人。沈瑜一个示意,侍卫就将无关人等都拦在了门外,屋子里就剩下他们几个人,马磊也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在一边。

沈瑜将那个蜡块拿出来给他们看:“没什么大事,我今天来是因为阿毛他做了这个东西,我的发明榜到现在总算有了成果。”

“郡守,小孩子不懂事……”阿毛他爹以为是阿毛骗了郡守,让他亲自过来逮人了,急急忙忙要给沈瑜跪下了。

沈瑜刚要说话,马磊立马将阿毛他爹拉住,“你这人不识好歹,郡守这是想了解下情况,说不准对你们家是大好事呢。阿毛,你过来,跟郡守说说你这东西怎么做的,哥哥回头给你糖吃。”

阿毛原先害怕的躲在他娘身后,听到有糖吃的时候馋的都不怕了,走出来说道:“我家那些烧火的树枝有白的虫,我把它们拿下来放热水里煮了。”

沈瑜朝着阿毛手指的方向,走近发现灶台边上就是晒干的柴火,树上有白色的斑块,沈瑜抠下一块,发现是某种幼虫分泌的蜡质。

“你放哪煮的?”

阿毛指指灶台。灶台上有一口铁锅用黄泥固定在灶口,但在铁锅边上还固定着一个小的铝锅。

它有一个铝管横在灶台里,这样只要烧饭做菜的时候,在铝锅里加满水,火塘里的火自然通过铝管的导热将整个铝锅里的水烧开。

喝热水,不喝凉水是水淼主抓防疫的第一条。这方面,整个临川县的人都执行的比较好。

当然碰上了阿毛这样的皮孩子,抓到了虫不是扔到火塘里烧死,就是扔到开水里煮熟,主打的就是一个手贱。

果然,沈瑜往铝锅边缘一摸,还能摸到残留的蜡质。

“你这小孩,怎么这么皮,那是喝的水,那往里面扔虫子!!”碰上这样的熊孩子,再是郡守在面前,当妈的都克制不住脾气,当场要将他拎起来一顿揍。

“停停停!”马磊又好在沈瑜开口前阻止了阿毛的这一顿打,郡守还在呢,要打也等郡守的事情弄完了再打啊。

“乡老,趁天色还有点亮,您找人帮我把这些蜡虫收集起来,有多少收多少。”

接下来的事情,马磊接手了,架起大锅,烧开水,学着阿毛之前的操作,直接水煮,期间不断捞出杂质,果然待到水冷之后,得到了凝固的灰白的蜡质。

沈瑜来了兴致,自己取了一根棉线,捏了一根抽象的蜡烛,点燃上方的棉线,蜡烛开始燃烧了。

这点光将众人都惊呆了,怎么这样那样一弄,还能烧起来呢,这可比油灯好多了。

如今的蜡烛价格高达五百文一只,这里总共做了二十只,那就是有十贯钱了,有什么成本呢?!

“阿毛,你很好,发明榜第一人非你莫属了。”

“那有糖吃吗?”沈瑜听着大笑起来,摸了摸阿毛的头。

他将自己的荷包解下,这里面有牛皮纸包着的糕点,府里人准备的,怕他饿,沈瑜将荷包塞到阿毛手里,“有啊,一辈子有糖吃。”

第二天,沈瑜要回府城了,阿毛这也算是误打误撞发现了一个大宝藏。“马磊,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两年时间,你把它规范化产业化。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这都是水淼给他上课的时候挂在嘴上的词,沈瑜也是活学活用。

马磊听到郡守的话,整个人如同在云端飘飘然,他必定要把这事给干好。这也体现了他们这样的学生和以往儒生的区别。

对其他人来说,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读书人怎么可以干这样的事?但是对马磊这样新教育下的学子,讲的就是一个行动力。

当天就针对他自己观察到的和他人口述的这种蜡虫的习性弄了个养殖计划,刚好他们这里漫山遍野的都是女贞树,再合适不过了。

再初步弄了个五年计划,一年拿下全县,两年攻占临川郡,五年走向全国的经营方针。

沈瑜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