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5章 彩排(1 / 2)

加入书签

第295章 彩排

首都国际机场。

一票记者跟随几人缓缓往出口的方向移动。

四周的路人纷纷举起手机,对着被围在中心的几个墨镜男嘎嘎猛拍,然后发微博。

“谁啊。”

“卧槽,余则成!”

“徐长卿欸!”

大部分人嘴里会喊余则成,那些岁数不大的小年轻们则惊呼一声徐长卿。

有国外友人感到十分好奇,皱着眉看向身边神色激动的女性同伴,并询问对方身份。

那妹子顾不得解释,一只手举着手机,另一条胳膊不断挥着,踮起脚尖,压着嗓子喊:“陆远,看这里,啊!!”

“陆远,对这届飞天奖有什么想说的吗?”

“陆远,作为今年飞天奖优秀男演员提名者里最年轻的一位,你觉得自己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

“陆远,余则成和袁朗同时入围提名,请问在你心里更钟意哪个角色?”

“陆远,《我的团长我的团》继白玉兰后再度无缘飞天,你认为这届飞天奖是否存在内幕?”

“林永建”

“.”

陆远戴着蛤蟆镜,面部保持微笑,平视前方,脚下步子迈得飞快。

下了飞机,他和林永建刚走到出口处,正在等行李过安检,就被蹲守多时的记者给堵了个正着。

飞天奖开奖在即,这种场面早有预料。

他朝身边拎着行李的吴朗问道:“公司的车安排妥当了吗?”

“安排好了,就在出口等着。”

陆远看向林永建,问:“一起?”

“知道伱是狗大户,有车蹭我可不会和你客气。”

林永建撇撇嘴,瞧眼四周举着话筒的记者和频频回头的路人,忽而道:“同样是提名,为啥在他们眼里好像没我这个人?”

陆远想了想,安慰道:“《喜耕田的故事》受众年龄相对大一些,不像我只有年轻人关注。”

《喜耕田》讲述在免征农业税的背景下,进城务工的农民喜耕田返乡种田,与村里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建设自己的家园的故事。

“是这样吗?”林永建半信半疑。

刚安慰完,人群里有一衣着特时髦的大爷喊道:“陆远,加油,拿下飞天?”

林永建:“.”

公司安排的车子在路边等着,临上车前,陆远回身,面对众记者,笑着道:“时间紧张,我和林永建老师还得赶着去水立方现场彩排,我简单回答几个问题。”

“刚才有记者朋友问我,觉得自己获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对这届飞天奖有什么想说的。”

他咳嗽一声,有条不紊道:“对我而言,拍戏的结果不是为了得奖,一部好的、有深度的作品,只有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口碑,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次能够参与飞天奖,与前辈、老艺术家交流,感受这其中的气氛就很好。”

说完,不待记者追问,潇洒转身,关门。

“砰!”

车子发动,扬长而去,林永建的声音悠悠飘来,“刚才你说的那话怎么听着有点耳熟?”

陆远和林永建需要排练的节目有两个,一个是颁奖典礼开场的诗歌朗诵,另一个是典礼结束时的大合唱。

和往届不同,今年的飞天奖颁奖典礼阵容空前,仅受邀参与的嘉宾就有300位。

明星在走星光大道时,再不是三三两两地携手亮相,而是以剧组的形式出场。

凡是获得长篇电视剧奖所有奖项的电视剧剧组,主创都必须出席,人员包括主演、导演、编剧等。

这届明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法接触观众,红毯仪式可以和观众零距离进行互动,两侧的观众数量高达6000名。

京城水立方,排练现场。

陆远和总导演王芙瑛,主持人李永、董青几人见过面,被告知后续流程后,与林永建前往嘉宾等候室。

陈保国是今年优秀男演员的颁奖嘉宾之一,另一位是陈瑾,俩人正说着话,就见陆远打门口进来。

于是连忙起身,小跑过来一把将陆远抱住,拍着背部,感叹道:“好小子,才出道几年啊,都快被你追上了。”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对方时,是2005年,那年他靠着《汉武大帝》加冕飞天视帝,风头无两。

在《越王勾践》剧组,因为拍摄突发事故,这小子救了他一命,一转眼,当年的小配角不仅拿了白玉兰,都提名飞天优秀男演员了。

“又开我玩笑。”陆远白了他一眼,这人银幕里严肃,私下却幽默的很,一点都不正经。

他小声打听:“欸,保国老师,你是颁奖嘉宾,知不知道什么内幕消息?”

“我能知道什么内幕消息。”陈保国盯着他看了看,道:“不过啊,李又斌今年基本没戏,他上一届靠《亮剑》拿过了。”

陆远明白,飞天奖不允许蝉联,不会连续两届颁发给同一人。

“剩下的几个人里,你也不是全无机会,希望不大罢了,你可以找评委探探口风,没记错的话,里面有一位是你们北电教授。”

陆远点点头,在心里默默记下,准备彩排结束后就去打听一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