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9章 金帝南狩,忠勇榆州(1 / 3)

加入书签

大年初一,对旁人来说是一家团圆的日子。

但对陈初夫妇来说,却是新一年忙碌的开端。

天未大亮时,在猫儿的操持下,陈初率领一大家子去了家祠,向父母画像叩首行礼。

随后,出门去往各家拜年。

时至今日,按说已不需他亲自登门,不过为了彰显‘孝道’,陈初还是先带着猫儿去了城外赵家庄向太祖母拜了年。

回城后,又陪着蔡婳去了蔡家向蔡母恭贺新春。

然后,是陈景彦夫妇。

后两家,平日是臣属,今日却是当仁不让的岳家父母。

最后,则是杨开山、姚三鞭、刘伯等桐山老人

拜完年后,陈初照惯例去往了各府军寨、哨所,既是巡视,也有陪各地不能归家的将士共度佳节的意思。

一去便是多日。

猫儿虽留在城内,但也用了好几天时间探望军属、视察孤幼局等等。

整个淮北都沉浸在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

数千里外的榆州,则兴奋忐忑兼具。

经历过血腥除夕后,城中局势直到大年初二才彻底稳定下来。

城头变幻大王旗,位于金国腹地的榆州城突然成为了前线,苏晟业派出数位信使,联络南京路方面的齐国暗桩,同时通知河北路齐军早做准备。

初二日,南京路行行尚书省宰相韩企先、侄子韩尝,渤将万户郭安、兄长郭景分别以各自渠道知晓了榆州兵变,当日午后便秘密聚于相府商议对策。

去年被俘期间,韩尝被动参与了杀死金国副将完颜斜保,郭景也被逼着杀了辽将萧查哥,目击者众多,且留给了齐国签字画押的口供。

如今榆州起事,他们必须做出抉择了。

韩企先郭安虽从侄子、兄长口中得知了战俘营之事,但榆州事发突然,一时犹豫不定。

“如今局势不明,韩相请指条明路.”

众人见面后一阵沉默,最终由郭安先开口道。

所谓‘明路’,无非齐金两国选一个。

郭安亲身经历过河北一战,见识了那天雷炮的恐怖威力,对齐国河北驻军已有几分惧意。

但是,若易帜归齐,他同样没信心对抗金军铁骑。

韩尝沉吟几息,道:“你我两家世居南京,终归要以南京为根基。眼下,惟有一个‘拖’字,静观其变为妙.”

这是想看看榆州局势的后续发展再说。

可有人却不想他们继续骑墙观望。

俄顷,下人来报,“河间军魁字营队将田余庆求见”

河间军,由原金国南京路河间、深州两府被俘汉军组成,因家乡已被齐国占据,获释后重新编为一军,随韩企先等人一同返回了南京。

虽名义上受韩尝辖治,实则自成一派。

其军内心向齐国、甚至和齐国私下联络的军官不知凡几,韩、郭两家都知晓这是齐国楔进南京的一根钉子。

几人对视一眼,由韩尝道:“请进来吧。”

禀报下人不由暗暗惊奇.能出入相府的,无一不是高官将帅,方才那河间军队将求见时,还吃了门子几句奚落,料定他进不来。

不曾想,韩相不但要见对方,甚至还用了一个‘请’字。

不多时,田余庆大步入内,也不托大,以下级军官面见上级的姿态见礼后,但说出的话却异常强势,“想必榆州之事诸位大人已知晓了吧?咱们何日北上支援?”

尽管知道田余庆代表着谁,身为万户的郭安也没忍住,一拍桌子喝道:“你一个小小队将,也敢妄议军事!果真以为我杀不得你么?”

韩尝端杯抿茶,从杯子上沿观察着田余庆。

本来还微微躬着身子的田余庆闻言,却竖直了腰杆,淡然回道:“万户大人自然杀得了我,但杀了下官之后呢?我淮北有韩、郭两位大人谋害袍泽的证据,若公之于众,金国还容不容得诸位?”

“呵呵,你一个土生土长的河间府人,张口却是‘我淮北’,田队将见风使舵的本事令人佩服。”

韩企先讥讽道,田余庆却抬眸看了前者一眼,笑道:“彼此彼此,韩指挥使当初在战俘营中杀金国随军录事时的果决,以及再三向楚王保证自己心向齐国已久的诚恳模样,下官亦是佩服的很。”

韩企先被揭了老底,不由勃然大怒,当即拔刀相指,“放肆!”

愤怒归愤怒,但韩企先站在原地,却并未冲上前去将田余庆一刀砍翻。

淮北握有他的把柄,若金国容不下他们,投齐便成了唯一退路。

此时若再杀了田余庆,不啻于自绝后路。

韩企先再狂妄,也不认为他们一个南京路,能同时抵御齐金两国的南北夹击。

“企先,这是做什么,快将刀收起来。”

一直未曾开口的韩尝终于说话了,给了侄子台阶下的同时,也稍稍缓和了场间气氛。

韩家二十多年前还是辽臣,后归附金国,眼下即便再投齐国也不算什么难为情的事。

但即便是投齐,也有许多事要谈好.譬如韩、郭两家归齐后,能否再继续坐镇南京路,能否再继续在当地享有特权等等。

韩尝顿了顿,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