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章 鸡犬升天(1 / 3)

加入书签

第326章 鸡犬升天

六月三十日,洒金巷陈府。

陈氏兄弟、西门恭、徐榜、蒋怀熊、刘四两等淮北文武站在府门前,待未时一刻吉时到,大门两侧燃起鞭炮,门楣上蒙着红布的匾额正式亮相.楚王府。

在场诸人无不喜笑颜开,这代表着淮北系正式入主中枢。

一片喧闹中,徐榜率先挤到钦差杜兆清身旁,抬手指向府门,做了一个请的动作,道:“我那五弟如今身在东京,府内无男主,准备的仓促了些,请大人入府吃几杯薄酒”

蔡老大不在,徐老二自认自己便是最大的!

嘴里说着陈初不在,徐榜却摆出了主家姿态.既可以理解为,五弟不在,二哥替他支应场面。

也可以理解为,他和五弟关系亲近,乃通家之谊。

礼部侍郎杜兆清眼看一名身穿绿袍的低阶官员凑到身前,正疑惑时,听他称呼陈初为‘五弟’,明白这人淮北系核心成员,马上变了一副和善笑容,也抬手道:“同入,同入”

至今,杜兆清都觉着近日经历堪称魔幻。

楚王入京时,杜兆清身为一名六品工部郎中,内心毫无波澜。

朝堂变动,宫禁风云,和他这等小官没甚干系,他既挡不了旁人的路,也不值得谁来拉拢。

不想,数日前,他却被提拔为了从三品的礼部侍郎。

杜兆清惊喜之余,左思右想,自己和淮北系唯一的渊源便是和陈景安同年,并在当年楚王赎买匠户时,替他传过一句话。

这,可能便是他被突然提拔的唯一原因。

这次来蔡州宣读谕旨,是杜兆清升迁后的头一桩差事,他知晓蔡州官员多是楚王起家肱骨,此时耳听这绿袍官员口口声声‘五弟’喊的亲热,杜兆清自是不敢轻慢。

只是被徐榜挤到了一旁的陈景彦,却没那么开心了。

五朵金花中,一直没讨论好该以官职为尊,还是以兄弟排序长者为尊。

并且,数年前在桐山刚刚结拜时,他们绝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几人金兰结义的事实,好像觉着此事丢人似得。

但近两年,几人已经越来越频繁的将‘我家五弟’挂在嘴边了。

特别是这徐榜,前几日得知陈初受封楚王后,当日便在家谱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阜昌七年十一月初二,徐家二十六世孙榜,与楚王于桐山金兰结义!

杜兆清此来,除了册封王妃、侧妃的旨意,还带来了涉及众多淮北官员调动的旨意。

陈景彦由同知升任知府,西门恭升蔡州巡检,掌,训甲治兵、巡逻州邑,徐榜接任同知。

苟胜任六曹之中的兵曹主事,西门喜任刑曹主事。

一介白身的蔡坤接任原属西门恭的盐铁局务官。

除蔡州外,蔡家长子蔡赟由上颖县知县调任唐州推官,路安县知县唐敬安调任宿州通判等等

总之,淮北系二代中的徐志远、陈英俊、张宝、徐志胜、西门冲、蔡思等人统统有所调动,要么掌一县、要么进府衙做了低阶官员。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果说以前的淮北系,只能控制少数几个府衙高位,但根基浅薄的话,那么现在的淮北系已经以各家子弟门生为触角,将势力深入到了各府各县的基层之中。

并且,逐渐将势力外扩的野心,清晰不加掩饰。

比如前往唐州、宿州府衙任职的蔡赟、唐敬安,便是淮北系在各府中的利益代言人。

有强横淮北军为他们做后盾,便是本地坐地大户,也要忌惮这帮不讲理的武人,不敢轻易对这些空降官员使龌龊手段。

进步使人快乐。

门生子弟一起进步,使人更加快乐。

西门恭、徐榜这辈子也没想过,有朝一日,家族会在自己的带领下,从一县胥吏之家变成淮北数得上名号的官吏家族。

志存高远的陈景彦却没那么开心.四五年光景,从一名八品知县到五品知府,升迁不可谓不神速.

但,人和人最怕对比啊!

你看人蔡老汉,已做到了从三品吏部侍郎!

尽管明知此他此次坐镇东京运筹帷幄,为淮北系立了大功,陈景彦也要在心里偷偷腹诽几句还不是仗着有个好女儿!

承认自己能力不如蔡源很难,但以自家女儿不如人家女儿精明为借口,可聊以自慰。

王府后宅。

同样是一片喜气洋洋。

猫儿因为刚刚有了身孕,正处在坐胎不稳的危险期,方才接旨后,和前来庆贺的各家女眷简单寒暄一番,便回了涵春堂卧房休息。

对于腹中的孩儿,不止猫儿一万个小心,便是赵家全族都在期盼着猫儿能为王府诞下一位小世子。

外界不太了解王府后宅的生态,在赵家族人看来,王府女眷中,蔡婳过于活跃,外掌冶铁所等场坊,内部又在蔡州军政两界都有些影响力。

赵家人便忍不住担心蔡婳会觊觎猫儿的大妇之位,若猫儿诞下嫡出长子,这王妃才算坐的安稳。

对此,猫儿总是一笑了之。

她和蔡婳相处的方式,旁人理解不了

站在窗前沉思间,只听身后吱嘎一声,后头一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