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章 好事将近(1 / 3)

加入书签

第272章 好事将近

十月二十三。

数日前的一场雪,正式宣告淮北进入了冬季。

虽雪后马上迎来了连续晴日,但气温终究升不上来了。

书院街,别院。

辰时中,茹儿端了热粥饭,来到后宅正屋外轻声唤道:“三娘子,进餐了”

连唤几声,屋内才传出蔡婳慵懒的回应,“几时了?路安侯走了么?”

“回娘子,已辰时中了,侯爷卯时末便起床去了留守司官衙”

“哦,先不吃了,我再睡一会儿”

近几日,陈初一直住在书院街别院。

便是茹儿也看出来了,侯爷大婚在即,恐是担心三娘子吃味、失落,近来愈发体贴,就算是这些天里三娘子身上来了月事,也不耽误他夜夜来陪三娘子。

路安侯有这种态度,让悄悄替三娘子抱不平的茹儿心里平衡了一些。

男人嘛,有了本事三妻四妾是世间常事,好歹侯爷知晓怜惜女子心事,已超出许多别家老爷

茹儿将饭菜端回后厨,放入锅灶保温,却忽听有人来报,三娘子的母亲王氏带着一帮妇人来了家里。

别院这边下人不多,前宅由张伯支应,后宅则由茹儿打理,此时三娘子尚未起床,茹儿只得赶紧整理了衣衫迎了过去。

王氏已带着几名衣着贵气的妇人走进了三进后宅。

得知自家女儿尚未起床,王氏不由微微尴尬.当今世人习惯早睡早起,卯时天不亮起床才是常态。

睡到日上三竿仍卧床,传出去不免落个‘懒妇’名声。

不想,搀着王氏的二儿媳尤氏却笑嘻嘻接话道:“三妹不但要顾着商行诸多事项,媳妇儿还听说,路安侯建那冶铁所也全权交由了婳儿打理。她一个女儿家,整天忙的没日没夜,想来昨晚又熬夜了吧.”

这话一出口,其余妇人赶忙交口称赞蔡家三娘勤事能干,夸三娘是蔡家雏凤,夸王氏教导有方

王氏的脸色瞬间活泛起来,连连笑着替女儿谦虚几句。

那尤氏的二伯母更是恭敬道:“嫂嫂,既然三娘还未起床,咱们就晚些再来吧,让孩子好好睡一觉。”

“噫~那怎成?长辈来访,哪有晚辈待在房中睡大觉的道理。”王氏应了一句,对茹儿笑吟吟道:“茹儿,快去喊三娘起床,便说咱唐州的亲戚来了”

王氏所说的亲戚,论起来还真算不得多亲。

今日同她来此的,全是二子蔡坤之妻尤氏的娘家人,有尤氏的母亲、尤氏的二伯母。

尤家人若找自家女婿算得上天经地义,但这么多人来拜访女婿的妹子,着实奇怪。

但知晓了其中因由,便不觉的突兀了.本月中旬,尤氏在唐州任推官的二伯,忽然被河南路经略安抚使张纯孝召见,一番勉励后,询问尤推官愿不愿去往寿州任同知一职.

这事,还能有不愿意?

愿意!尤推官愿意极了!

一府推官正七品,同知却是从五品!

便是寿州大乱之后凋敝了些,也是实实在在升了两品三级!

如此跨度的职位升迁,通常都要以数年乃至数十年计.

当时,尤推官一头雾水,不明白这天大好事怎就砸在了自己头上。

回家后,妻子的一番话让他茅塞顿开,“老爷,会不会是你那兄弟的亲家帮你使力了?”

尤推官三弟的女儿嫁给了桐山蔡源的二子,但蔡源多年为吏,身为‘官’的尤推官潜意识里有些看不上蔡家。

惯性思维让他当即摇头道:“他?他哪有这般本事”

“噫!老爷莫非忘了,当今蔡家已不是从前了!你没听三弟显摆过么,说那蔡源如今做了蔡州吏曹主事,是正经的实权官。或许他没本事调你升迁去寿州,但他那便宜女婿有这本事啊!”

“夫人是说,和他家女儿有私的蔡州陈都统?”

“是啊!如今人家已封侯了,前几日你自己不还说么‘如今淮北几府,若无路安侯点头,谁的官帽都戴不安稳’,怎到了自己身上,就想不明白了?”

这或许便是旁观者清,被夫人几句话点醒后,尤推官越想越觉着这种可能性大,便让三弟给蔡源去了封信,探听一番。

蔡源的回信倒也干脆,只说当初桐山之乱时,尤推官帮桐山说过话,于是这次淮北有了出缺,便向路安侯举荐过尤推官。

得了这个确切消息后,尤推官大喜之余,当即携夫人、三弟夫妇去了桐山,带上蔡坤夫妇,直奔蔡州。

一来是为了当面向有举荐之恩的蔡源致谢,二来,也是为了参加路安侯大婚,好在桐山系混个脸熟。

尤推官深知官场生态,从他接受蔡源举荐开始,身上便打上了桐山系的烙印。

若想在寿州做官做的舒心,必须赶紧融入这个团伙

甚至在昨日赶来蔡州途中,尤推官专门把三弟夫妇喊到身旁,细细叮嘱了一番,“老三啊,往后在亲家面前不可再拿大。如今蔡主事深得路安侯倚重,他家长子蔡赟去颍州做了知县,这一家以后的前程不可限量还有,往后对你那女婿也客气些,不要老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便是尤家老三心知尤蔡两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