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八十八、戌时二刻整,官舍东南畔(1 / 2)

加入书签

腊月二十一。

午时。

陈景彦在官舍宴请胞弟一家。

说到即将到来的离别,陈景彦尤为不解,“守谦,如今局势大好,蔡州正值用人之际,何故坚持返乡啊!诚然,以陈都统眼下官职,使你做幕僚委屈了些,但.......他年纪轻,未来不可限量,不如.......”

“兄长,当初咱们可是说好了,我随陈都统来蔡州支应一段时间。如今你都来了,也该放我走了。”

陈景安呵呵一笑,举杯敬了兄长。

“守谦啊!”

眼瞅兄长还要再劝,陈景彦终于坦诚吐露实言,道:“兄长,正是陈都统前途无量,我才得走啊。”

“守谦何意?”

“兄长,你们几人中曾数你最势弱,可此次桐山之乱后,你却得益最厚。如今,兄长已是一府贰官,权柄不可谓不重。若我再把持他都统制官衙内政.......你我兄弟一外一内,时日久了,他们几家、乃至陈都统恐怕也要对咱们兄弟起戒心了。”

“守谦......”陈景彦迟疑片刻,道:“陈都统并非心胸狭窄之人.......”

陈景安笑着摇摇头,不再解释,态度却依旧坚决。

.......‘猜疑’是人性,再说了,就连那陈都统的老丈人也才做了个九品同知知事。论起来,咱们家远不如蔡家和陈都统亲近,请辞是为了主动退一步啊。

官舍后宅。

闺房内,陈瑾瑜坐在椅子上,双手捏着一张折起来的信笺,低垂着的小脑袋缓缓抬起。

杏眼中滚着一包将坠未坠的眼泪,楚楚可怜的看向了站在一旁的陈英俊,“哥......”

“不行!我不能帮你!阿瑜,你后日一走,往后和他便再无相见之日,何故自寻烦恼呢!”

方才,陈英俊被妹妹喊到了房中,得知后者想让他帮忙送一封信,不由又气又羞。

他是热血中二了一些,但不傻。

九月初妹妹出走后不久,赵安人便登了门,随后娘亲跑来蔡州寻见了妹妹,其中有哪些隐情,陈英俊不敢细想。

可不想,从小乖巧的妹妹这般大胆,竟让他这位亲兄长帮忙去给陈初送信!

妹妹可是有婚约在身的人,不能由着她乱来。

陈瑾瑜见哥哥如此,低头嘤嘤哭了起来,“哥,我正是因为知晓往后再无相见之日,才让你帮我送信呀。你帮帮阿瑜好不好,信送了,后日我便乖乖陪娘亲返乡.......”

陈英俊差一点心软答应下来,可想起爹娘,不由又硬起了心肠,“阿瑜,为何偏要去做注定没有结果的傻事呢?自小你求哥哥哪桩事,哥哥没帮你做?并非哥哥不疼爱你......”

“哇~哇.......”

陈瑾瑜哭声陡然变大,小脸微仰,任凭泪水泼洒,像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把哭鼻子当做手段表演给大人看似的,“陈英俊,你还敢说你疼我,八月二十八夜里,你都把我丢在荒郊野外.......若不是他救我,我早就死了。都怪你,若不是你丢了我,我还遇不上他.......都怪你......”

“......”

陈英俊脸皮一阵发烫。

这件事,是他的软肋啊.......

吭哧半天说不出话来,最终陈英俊一跺脚,上前从陈瑾瑜手里拿过了那张信笺,又愧又恼道:“先说好了,只送这一次!也不许他回信,我送了,你后日便老老实实跟娘亲回去!”

“呃.......”

哭声戛然而止。

陈英俊气呼呼离去后,一时停不下啜泣的陈瑾瑜,隔几息便抽一下,一双红通通的婆娑杏眼怔怔望着窗外。

自从娘亲到了蔡州后,虽允她见人,却不许她离开后宅半步。

这却起了反作用。

越是一个人独处的久了,心思越杂乱。

桐山黯淡月色里,被坚实臂膀揽上马背;望乡园香闺中,那只肆无忌惮在身上游走的手.......

脑海中整日闪回类似画面。

本就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日日想着一個人,不出事才怪哩。

原本的三分好感,也变成了七成喜欢。

上次,娘亲来蔡州后不久,差点带她回乡,官道上却莫名其妙闹了匪患,由此多待了三个月。

想来这次就没那么好运了.......

眼看事到临头,陈瑾瑜再不顾矜持,决意写了这封信。

清丽面庞犹自挂着泪痕,低声呢喃道:“你.......你得帮帮我呀。”

.......

申时。

宝喜送来一封信,“陈同知的公子送来的,他还交待了一句,说看后即焚,不用回信。”

陈初展开这封没有信皮的信笺,里面却是用娟秀小字写下的小令.......

‘只道当时错,来时陌上秋。

今困绣闺无计施,红泪偷垂,又见月如钩。

情知此后无缘法,一别如斯,望君烟水阔,奴自空付任东流。’

“.......”

秋天时,我来蔡州便是一场错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