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一百四十一、产业链的意义(1 / 3)

加入书签

巳时整。

陈初和西门恭带着三班衙役在前开道,陈景彦乘坐一顶绿呢小轿抵达十字坡。

一个‘西瓜节开幕’,县尊竟然亲至,可见桐山县的重视程度。

遮阳棚内,坐满了桐山县脸面人物和各地商行东家、掌柜。

棚外的条凳、杌子上,则坐了自发前来的小商小贩。

能有今日盛况,几家没少费心,在坐商行东家、掌柜有将近一半是各家发动关系请来的。

比如徐家,两名外嫁女儿夫家商行的掌柜都来了。

西门恭也组织了一批生意伙伴前来捧场。

蔡家长媳乔氏、二媳尤氏的娘家都派了人,至于蔡源的亲朋故旧更是数不胜数。

人多了,才能烘托出气氛。

但西瓜节到底能不能形成热销局面,还是要看瓜果品质。

有些人去年品尝过西瓜,此次前来已拿定主意订货贩往别处售卖。

但有些人还不知这西瓜为何物,尚在观望。

巳时一刻。

一身官袍的陈景彦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主要讲了三点。

一,夸赞了桐山西瓜的品质。

二,对外来客商表示了欢迎,并向大家保证,桐山县内绝不允许出现官吏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商旅的行为。商旅若遭不公待遇,尽可向县衙举报,他陈景彦必定给大家一个满意交待。

三,则是对在场皂衣进行了警告,若有人敢顶风犯事,定严惩不贷!

走南闯北的商人,遇到官吏盘剥还不是寻常事?

甚至在某些地方的官吏之害,尤猛于盗匪!

便是有人不信这桐山县令真能做到如他说那般,但这番表态依旧迎来一阵叫好声。

底下皂衣,有人察觉出此次‘西瓜节’的氛围不同以往。

但有些人,依旧习惯性的对县尊之言不以为然。

反正桐山县是蔡、徐、西门家的天下,只要不惹这些大佬,县尊又怎样?

陈景彦讲话结束后,陈初也上台讲了几句。

比起县尊的高屋建瓴,他说的是务实细节,“诸位,为方便大家贩运,我有一储藏之法可保西瓜五十日不腐坏.......”

陈初话音刚落,底下便响起一阵‘嗡嗡’窃窃私语声。

历来生鲜瓜果的贩运,防腐是痛点。

损耗过高,无疑会使成本直线飙升。

但‘五十日不腐’是否言过其实了?

陈初待下方稍微静了些,继续道:“此储藏法,又叫沙藏法.......经暴晒过的细沙铺三寸左右做垫底......”

其实这法子不难。

用到的物品也尽是些不值钱的河沙、稻草。

采瓜时只需在瓜上留几個带叶蔓节,蔓节断口沾上草木灰,再掩上一层细沙,把蔓节留在沙外,时不时在细沙表面洒点水。

如此一来,西瓜保存一个多月并不是难事。

陈初讲完储藏方式,不由看向了会场外围乌泱泱看热闹的附近村民。

心道: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商机......

外来商人前来购瓜,自然没有精力和工夫在当地采沙,但运输过程又的确需要此物。

接下来,桐山县经过‘暴晒’这一简单加工过程的河沙也能成为一种商品。

陈初现下有一帮劳改犯,自然不缺能干苦活累活的劳力。

但他并没有组织人提前去做这件事。

他想让周边百姓吃到一些发展红利.......

这也是他费尽周折要开‘西瓜节’的意义所在。

西瓜节若成功了,长达数月的销售季内应会形成一条服务西瓜贩运的产业链。

挖沙、晒沙、帮人装卸的力夫、帮人运输的车夫都能在家门口多挣些钱。

桐山县内接待商旅的客店、酒肆,甚至街边小贩也会因此受益匪浅。

这是经济学中的涓滴效应,也是产业链对百姓的意义。

巳时末。

鹭留圩村民排着队把一盘一盘切好的西瓜端进了会场。

这些西瓜已在冰凉井水中镇了几个时辰,场内顿时一片‘哧溜哧溜’吃瓜声。

商旅免费品尝后,已对这甜透心脾的西瓜意动,所以当陈初喊出西瓜批发价格一斤六文钱时,会场登时乱了起来......

如此好物,这价格太良心了!

四海商行设在场内的订货处前,霎时挤成一片。

“噫!孙掌柜,你方才不是说这瓜没甚稀奇,贩往别处未必有销路么?”

“呵呵,李掌柜,既然来了,随便订上几十斤尝尝,总不好白跑一趟。”

李掌柜和孙掌柜又遇上了。

只是,望着眼前汹涌人群,被挤到外边的两人有些焦急。

相对大额的交易,带笨重铜钱自然不成,而齐交钞又没人要,只能以银子为货币。

但银子也需邀重、检验成色......是以交易流程繁复且耗时。

不远处,还摆了一张办公条案,上面同样放了块‘订货处’的牌子,可案前却空无一人。

李、孙两人不由好奇的凑了过去,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